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具有I型干扰素抗体患者的抗SARS-CoV-2早期鼻腔I型干扰素免疫功能存在一定损伤
在感染SARS-CoV-2期间,鼻黏膜中的I型干扰素(IFN-I)和III型干扰素(IFN-III)的免疫特征很差。本研究分析了COVID-19轻症患者的鼻IFN-I/III特征,即依赖ISGF-3的IFN刺激基因的表达,并显示其与血清IFN-α2水平的相关性,该水平在症状出现时达到峰值,从第10天开始恢复到到基线水平。
SCI IMMUNOL:中和I型干扰素的自身抗体存在于约4%的70岁以上未感染个体中,占COVID-19死亡人数的约20%
急性感染过程中的个体间临床差异很大,大约90%的受试者的无症状或轻度感染扩展到肺炎和呼吸衰竭,分别在不到10%和2%的病例中需要住院治疗。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铁死亡是抗胃癌作用的一种新机制
2021年8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铁死亡是一种伴随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细胞死亡,因此刺激性铁死亡可能是治疗胃癌的一种潜在策略,急需治疗药物
Trends in Immunology:解码多层随机抗病毒IFN-I反应的动力学
I型干扰素(IFN-I)反应最初被认为是在抗病毒免疫中起作用,但现在IFN-I被普遍认为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如抗肿瘤反应、自身免疫表现和抗菌防御。鉴于这些关键作用,在体外、离体和体内病毒感染后,却只有一小部分细胞开始产生IFN-I。该研究强调需要创新的单细胞技术与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进一步揭示、理解和预测IFN-I系统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的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新药!欧盟批准CD19靶向新型Fc优化免疫增强抗体Minjuvi(tafasitamab)!
Minjuvi将向市面2款CAR-T细胞疗法发起挑战,该药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DLBCL成人患者。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癌症中HLA-I的失调及其对免疫治疗的中心重要性
现在人们普遍接受了肿瘤是经历了一个克隆选择的过程,这意味着在肿瘤进展的各个阶段出现的肿瘤抗原很可能仅存在于肿瘤细胞的一个子集中。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B细胞在社会心理应激下是异常的并调节脑膜髓细胞的激活
抑郁症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但其潜在的发病机制知之甚少,并且目前的治疗干预措施效果有限。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前列腺癌B7评分与T细胞浸润分层免疫状态的关系
根据癌症统计,前列腺癌(PCa)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对于局部PCa,有/无辐射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策略。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Tisagenlecleucel儿童和青年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联合安全性分析
Tisagenlecleucel是一种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 T细胞疗法,可有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儿童和年轻人以及复发性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的成人淋巴瘤(DLBCL)。CD19 CAR T细胞产品与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良事件(AE)相关,尤其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神经系统事件,这些AE的严重程度和发生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使用基因优化疫苗进行HPV-16 E6/E7 DNA疫苗接种可在普通外阴上皮内瘤变(uVIN)患者中引发临床和免疫反应:一项I/
普通外阴上皮内瘤变(uVIN),也称为外阴高级鳞状上皮内病变,是一种外阴癌前慢性皮肤病,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有关,主要是16型HPV。